课外阅读
主办单位:中国残疾人联合会
国际刊号:1009-9514
国内刊号:11-4602/G4
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来源期刊
       首 页   |   期刊介绍   |   新闻公告   |   征稿要求   |   期刊订阅   |   留言板   |   联系我们   
  本站业务
  在线期刊
      最新录用
      期刊简明目录
      本刊论文精选
      过刊浏览
      论文下载排行
      论文点击排行
      
 

访问统计

访问总数:47835 人次
 
    本刊论文
浅谈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

【关键词】学校教育 隐性课程 运用

  【中图分类号】G 【文献标识码】A
  【文章编号】0450-9889(2016)10A-0039-02
 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、有组织、有计划、系统传授知识和技术规范的社会活动。教育的根本价值,就是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、道德高尚、诚实守法、技艺精湛、博学多才的人才。杜威说:“教育有大小两种。小的一种是学校所提供的;大的一种是最具影响力的教育,是各种实际生活条件所提供的,特别是家庭和周围环境的条件。”我们的学校教育不仅要重视显性课程的教育,更要注意隐性课程的教育,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。
  一、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
  通常意义上的学校课程,是指明确、事先编制的课程,也称显性课程、常规课程或正式课程。显性课程有固定的教材,有规定的教学内容,有明确的教学目的,同时能够进行测验和评估。例如,我们中小学课程表所规定的教学学科,都是显性课程。隐性课程则指的是教育法规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、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教育内涵。它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,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,如校容校貌、校风学风、礼仪习惯、人际关系等。
  在学校教学环境中,有课堂教学活动的隐性课程和课外教学活动的隐性课程。课堂教学活动的隐性课程包括教科书中的隐性课程,比如社会观念、规范、价值观等,也包括教学活动中的隐性课程,比如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环境、教学组织、教法的选择与运用、师生互动关系、教学效果测评等。课外教学活动的隐性课程包括社会调查活动、参观访问活动、见习实习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等。
  此外,学校的办学风格、学术风气、制度文化、集体行为规范、卓越教师的个人魅力、社团活动、校园景观等,也都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隐性课程。
  二、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
  在学校里,隐性课程主要是通过间接、隐性、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。这种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,也可能是消极的。如果校园环境优雅,校风严谨,学风浓厚,学生遵规守纪,文明礼貌,教室布置科学合理,整洁雅观,师生关系融洽,那么,学生会在这样一个充满民主与道德、文明与和谐的环境中得到良好熏陶,产生积极心态,能正确把握人生方向,刻苦学习,立志成才;反之,学生会动摇理想,思想懈怠,纪律松懈,不思进取,脾气暴躁,不受约束,甚至会产生厌学、厌世情绪,无法健康成长。所以,我们必须充分利用隐性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因素,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。
  (一)在教学活动过程中,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中的隐性课程,按照教育大纲所规定的要求,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
  各学科都有丰富的隐性课程资源。如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和优秀品质的培养,对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,端正学习态度,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,树立远大的理想,把握前进的方向,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具有良好作用。
  在引导学生学习法布尔的《昆虫记》时,教师不仅要将神秘的昆虫世界展示给学生,让学生学习有趣的科学知识,而且还要将昆虫世界里伟大的母爱、乐于奉献、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等高尚的情操展示给学生,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大爱情怀,懂得感恩回报,学会帮助他人,以及产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。教师讲授《谈生命》这篇课文,应让学生体会生命如水如树,有其成长、壮大的过程,更有痛苦与幸福的相生相伴,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的可贵,以此激发学生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,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。教师讲授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,着重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伟大抱负和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的博大胸襟,引导学生爱国爱民,以天下为己任,关注民生,舍己为人。
  又如思想品德教学中,教师在引导学生自我思考、自我体验、自我醒悟的同时,应培养学生的自尊心、自信心、自律意识和自省意识,让教育的育人本质体现在课堂授课之中。诸如此类,各门学科的隐性课程,都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育人作用。
  (二)无论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还是在课外,我们还应充分利用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,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
  孔子曾经说过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所以,教师应具有高度的政治素养、高尚的道德情操、良好的人生信念、渊博的学识、正确的人生态度以及儒雅的言谈、举止、仪表,只有这样,才能让学生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,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。
 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:“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;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;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。”教师的以身作则、爱岗敬业、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,让学生看到了榜样,获得了信心,并从中获取精神力量,教师良好的精神品质就会感召和熏陶学生,使学生产生热爱生活、努力学习的良好风貌。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,比批评、责骂和训斥的效果要好得多,也更能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。
  但是,如果教师要求学生遵守纪律,自己却违反校规;要求学生文质彬彬,自己却匪气十足;要求学生文明礼貌,自己却满嘴脏话;要求学生写字端正,自己却字迹潦草;要求学生衣着端庄,自己却穿得花里胡俏。长此以往,我们的学校教育非但不能取得预想的良好效果,学生在这种不良的情境之下还会无意识地模仿,以致会丧失品德,妄言妄行,危害他人与社会。
  (三)充分利用学校的管理制度、校园环境、学生社团等丰富资源,通过校风学风的建设,影响学生的价值、态度、情感、兴趣、意志和信念
  1.充分利用学校的管理制度、校风学风来影响学生
  学校的管理制度是对国家教育法规的细化,体现了学校管理者的教育智慧。校风学风则反映了学校的教育目标。它们深深浸透在校园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中,从而赋予了学校特有的育人环境,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。
  学校的管理制度全面制约着学生的发展,它建立和培养学生的世界观、人生观,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导向,以及道德、审美、情趣的塑造。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,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。而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。在科学的制度保障下,学生良好的思想、观念、个性会慢慢培养起来,从而得到健康成长。   清华大学就是以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为校训,以“行胜于言”为校风,以“严谨、勤奋、求实、创新”为学风,强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崇德乐学的良好氛围,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治学、兴业、安邦的栋梁之才。
  2.充分利用学校的社团活动来影响学生
  学校的团队活动、班级活动、主题活动等也隐藏着隐性课程的因素。社团活动作为中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。首先,学生参加社团活动,有助于开阔视野,扩大求知领域,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,并将兴趣培养成特长,将特长提升为技能,将技能发展为素质,使学生提升能力,不断成长,学有所成。其次,学生参加社团活动,有助于增强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,陶冶情操,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,为提高综合素质提供有效途径。第三,学生参加社团活动,在社团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,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,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,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,使学生的竞争意识、合作意识、研究能力、创新能力、沟通能力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。
  学校可以积极发挥学校社团组织的作用,让团员带动广大学生围绕“中国梦”“社会主义价值观”等开展报告会、朗诵比赛、校园歌手大赛、主持人大赛等,向学生传递正能量,让学生心怀梦想、明辨是非、懂得责任、敢于担当,促进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。
  3.充分利用学校的校园环境来影响学生
 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:“孩子在他周围――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、在教室里、在活动室里――经常看到的一切,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。”马克思也说过:“人创造环境,同样,环境也创造人。”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十分巨大,一名学生的品德、修养、气质、情操以及世界观、价值观的形成,无不受到校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。如果校园布局、景观绿化等校园环境体现出一种高尚的思想情操、丰厚的人文底蕴、和谐的高雅趣味,身处其中的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美的享受,也会得到熏陶和启迪,使学生在价值观、态度、情感、兴趣、意志和信念等方面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。如果校园环境简陋杂乱,缺乏人文气息,没有艺术雅趣,就会导致学生对学校的期望破灭,就可能导致学生意志消沉,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,失去奋斗的信心,甚至从此沉沦下去。
  我们要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,营造科学、规范、奋发向上的校园环境,让学生在一个布局合理、生机盎然、整洁优美、宁静有序、蓬勃向上、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中耳濡目染、养性怡情、陶冶情操。比如,将写有校风校训的标语牌悬挂于教学楼上,用《中学生守则》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》来装饰教室,把中外著名科学家、思想家的肖像、格言点缀于教室的走廊上,帮助学生发展人格,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。
  总之,隐性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与显性课程结伴而行,二者缺一不可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,我们要充分利用隐性课程的巨大作用,努力做到以优美的环境熏陶人,以良好的思想引导人,以正确的制度规范人,以高尚的情操感染人,积极投身于伟大的教育事业之中,为祖国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。

特别说明: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,非《课外阅读》杂志官网,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。
版权所有 © 2009-2024《课外阅读》编辑部  (权威发表网)   苏ICP备20026650号-8